鄭潔丨撰文
又一丨編輯
CAR-T細胞免疫療法,被認為是迄今為止癌癥治療領域最先進的療法,被譽為無藥可治的癌癥病人“最后的希望”,它問世以來,一直廣受關注。
在2021年9月份的中國,這種關注達到頂峰——其中一款在6月份已獲批的復星凱特引進的CAR-T,治療了一名久治不愈的淋巴瘤患者:在6月底單采細胞、8月底回輸制備好CAR-T細胞后,8月底經檢查,患者體內癌細胞消失。
不過,這次成為爭議焦點的,仍是CAR-T在中國高達120萬的治療價格。
“百萬級的藥,在中國,沒什么社會價值!”一位有豐富經驗的血液科醫(yī)生表示,他的經驗里,白血病患者多由惡劣環(huán)境致病,多數家境不富裕。
對于大多數中國淋巴瘤患者來說,120萬的定價(自付)顯然可望不可及,而對于企業(yè)來說,研發(fā)一款賣不出去的藥,肯定不是最終目的。
在提高CAR-T的可及性方面,患者和藥企目標一致,但120萬的高價,成為藥企們和患者們都需要翻越的大山——國家醫(yī)保為120萬藥品買單的可能性并不大,商保也興趣有限,支付方可能只有患者。
在今天,在復星系和藥明系這兩家國內頂尖藥企引進的CAR-T已應用臨床的時候, CAR-T一度被認為會是少數人的神藥。但一款藥只有被大多數患者都用上,它的終極使命才得以完成,因此,想方設法降低成本、降低售價,將成為后上市的藥品——其中大多是國產CAR-T唯一可能的競爭力。
2021年9月18日,在中國藥學會的年會上,國家藥監(jiān)局副局長陳時飛表示“目前CAR-T費用太貴,患者用不起,藥品改革還要進一步深化?!?/span> 國產CAR-T企業(yè)備受鼓舞,這被解讀為官方的態(tài)度。
不過,最近業(yè)內流傳著一個說法,未來國產CAR-T上市后價格可能“腰斬”,甚至有降到20萬的可能。
事實果真如此嗎?
-01-
起底CAR-T成本:究竟貴在哪里?
對于CAR-T定價高昂的原因,目前業(yè)內普遍的解釋是由于CAR-T本身的特殊性:它既是種藥物,也是種療法,與目前市面上所有藥物規(guī)?;⑴炕?、標準化生產的邏輯背道而馳,它有極強的特異性,私人訂制,千人千藥,按批次檢查,高昂的成本來自于其誕生的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
因此,海外上市的CAR-T,價格均高于200萬人民幣,比目前國內上市的CAR-T高了一半不止。
目前國內上市的兩款CAR-T一款屬于復星凱特,另一款屬于藥明巨諾,這兩家公司都是合資公司,通過國外企業(yè)技術轉移、原輔料進口,快速經過審批,因此業(yè)內也稱其為“進口CAR-T”,與之相對的概念是國產CAR-T,國產“CAR-T”指的是中資公司、從研發(fā)到生產都自己摸索。
不管是 “進口CAR-T”還是國產CAR-T都要經過和化藥非常不一樣的制備程序。
僅從制備來說,CAR-T制備流程非常復雜,從在醫(yī)院單采到最后的回輸,包括每個批次的生產,從原輔料到終產品,總共需要600多個步驟,光是質檢程序要經歷100余道。
而在這些制備環(huán)節(jié)中,目前和未來一段時間,CAR-T所有關鍵原材料和輔料都由國外進口,即使國產CAR-T也是如此。
業(yè)內有一種觀點是,在目前研發(fā)制備環(huán)節(jié)中,目前和未來一段時間,CAR-T所有關鍵原材料和輔料都由國外進口,即使國產CAR-T也是如此。
也有另一種觀點認為,其實這是因為國內有很多企業(yè)的產品完全可以滿足CAR-T的生產需求,但大家為了便于通過CDE,加快藥品的審批,都會用國外已經在使用的制劑,而不愿意去做國產制劑相關的認證工作。
CAR-T制備包括生產和質檢兩部分,質檢通過后才能放行在生產制備全流程中,70%-80%左右都要靠進口。“細胞制備系統、生產過程當中所有添加的培養(yǎng)基,還有最后的凍存液,甚至細胞袋這些瓶瓶罐罐,基本都要靠進口?!耙晃粐aCAR-T研發(fā)企業(yè)的管理人員證實了這一點。以(細胞凍存袋)為例,CAR-T產品不能放在普通的塑料袋里,要在零下(-196 ℃)的液氮環(huán)境里保證不凍破、不凍裂。
一個常識是,在中國,凡是進口的產品都不太可能便宜?!肮馐切⌒∫慌_單采機(血細胞分離機)就要200萬甚至上千萬?!币晃弧斑M口CAR-T”企業(yè)人士透露。
“(CAR-T)貴,還是產業(yè)技術的原因”,華道生物的董事長余學軍表示,目前業(yè)內細胞制備多用GE和美天尼的系統,“差不多都是在300萬左右,”而一套設備細胞培養(yǎng)周期在10~14天,“就意味著這一套設備300萬的一套設備,一個月只能為兩個患者做?!?/span>
-02-
如果全部“國產化”,成本如何?
“國產和進口CAR-T在制備成本方面處在同一起跑線上,既然都需要進口,這一塊的成本都差不多。”一位資深從業(yè)人士宋振遠(化名)認為,將國產CAR-T和進口CAR-T放一起,進口CAR-T貴在“專利費”、CMO費用以及病毒原料檢測費用。
而這三部分成本,將成為短期內國產CAR-T可以突圍的缺口,這不是一個小缺口,按宋振遠給出的數字,去除“進口CAR-T”所要支付的技術轉移分紅、國外CMO以及病毒原料檢測費用,國產CAR-T的成本可以降到30萬以內。
這個數字還能降低,華道生物的董事長余學軍認為,僅從生產成本的角度,未來CAR-T的生產成本可以做到10萬量級以內,目前純進口的CAR-T生產成本在30萬元以上。
這里的關鍵在于細胞制備產業(yè)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化,“我們有自己的生產設備,全自動全封閉的細胞生產設備、一次性耗材、關鍵試劑以及個性化冷鏈設備是我們自己研發(fā)的,我們從2015年就開始研發(fā)了?!?/span>
宋振遠所在的企業(yè)沒有進行全產業(yè)鏈國產替代,但在一些步驟上,也有國產化替代的嘗試 “在每一個輔料上,我們都會去做5-10種的國產化的對比研究,”宋振遠表示,目前國產CAR-T企業(yè)已經在探索輔料國產替代對比研究。
相比之下,進口CAR-T的企業(yè)受技術轉移條款限制,這方面的探索可能會來得晚一點。
不過,進口CAR-T也有成本比國產CAR-T低的地方,就在臨床試驗上。由于是技術轉移,復星凱特只需要做24個病例的橋接試驗即可,如果重頭做,臨床上一個病例的花費在百萬級別。
而國產CAR-T企業(yè)就需要一期二期試驗挨個做,“相當于人家進口的技術以及知道這是鹽了,國產必須從頭做起,驗證是鹽是糖?!彼握襁h說。
-03-
病毒載體和工藝,CAR-T國產化的攔路虎
無論國產企業(yè)們能將成本控制到多低,最重要的還是先成功獲批上市。獲批上市之于控制成本的關系,就好像無數個0和最前面的那個1的關系——如果不能通過CDE和中檢院的監(jiān)管大關,所有控制成本的手段都毫無意義。
按照前復星凱特CEO王立群的講述,其他技術的國產替代還好,如果不是為了上市趕進度,用國產的制備體系也能慢慢做出來。但針對病毒載體系統和工藝這一塊,國產CAR-T要跨過去還很難,宋振遠也認同這一點。
自體CAR-T的生產工藝沒有標準流程,不過,按照細胞治療CDMO和元生物的招股書,以病毒載體為遺傳物質遞送系統的CAR-T生產應當具有三個部分,質粒工藝流程、病毒工藝流程、細胞治療工藝流程。
通俗來說,CAR-T技術就是利用白細胞分離術收集患者的T細胞,然后在體外進行T細胞活化;當發(fā)現T細胞攻擊惡性腫瘤細胞目標還不夠明確時,又加上了特定導航儀定向殺傷,像巡航導彈,給T 細胞裝上可識別癌細胞的眼睛,將CAR基因轉入T細胞從而產生CAR-T細胞,CAR-T細胞經擴增純化然后回輸患者體內進行治療。
病毒載體是CAR-T誕生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因此不管是進口CAR-T企業(yè)人員還是國產CAR-T企業(yè)人員,都認為病毒載體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,也是國產和進口CAR-T技術差距最大的部分,“如果病毒稍微差一點,臨床的效果可能就跟國外的可能還是有點差距?!?/span>一位進口CAR-T企業(yè)的工作人員表示。
壁壘在于國內企業(yè)之前都沒做過病毒,工藝不成熟。
病毒載體制造過程繁瑣復雜、成本高昂,建一條生產線需要上億投資,多數初創(chuàng)企業(yè)在臨床試驗的早期難以滿足GMP的所有要求,在產品分析上,也缺乏評估載體效力和安全性的標準化分析方法,病毒載體需要冷鏈物流,也增加了研發(fā)難度。
國外可以借鑒的方式是,初創(chuàng)企業(yè)把精力集中于科研,將病毒載體的生產交由CMO解決,復星凱特和藥明巨諾的病毒載體均為進口CMO生產。
“美國的產業(yè)鏈非常成熟,需要病毒生產CMO能快速找到,而國內都還在研究中”,宋振遠道,國內的病毒產業(yè)化任重而道遠,如果哪家CDMO公司能生產藥品級病毒載體并獲得國家藥監(jiān)局批準,它就能占領行業(yè)高地。
作為上市產品,復星凱特和藥明巨諾的的病毒載體自然已經通過國家藥監(jiān)局和中檢院的監(jiān)管關卡,復星凱特使用的是逆轉錄病毒,藥明巨諾則使用慢病毒,根據東吳證券研報,除了恒潤達生外,國內CAR-T企業(yè)多使用慢病毒。
“慢病毒工藝其實容易掌握,”宋振遠表示,慢病毒是可標準化生產的產品,生產工藝復雜且技術要求高,未來可批量化生產,生產成本更可控。
此外,工藝的差距也會使得CAR-T的療效產生區(qū)別。
王立群向深藍觀解釋,如果沒有嚴謹或者穩(wěn)定的工藝,可能會導致產品失敗率高,或者產品的臨床數據無法真實反映產品在受試人群中的真正水平。
CAR-T產品是“活的藥品”,起始原料差異性大,生產工藝要有能力控制、縮小由起始原料變異性帶來的批間差異,用成熟的工藝生產出高合格率的CAR-T產品。這是是工藝成熟度的一個重要指標,個體化的細胞治療在制藥工業(yè)中的規(guī)模生產過程,如果達不到這個規(guī)模生產的GMP標準,藥企NDA,就無法通過。
業(yè)內人士此前表示,復星凱特獲批速度快,是因為“工藝”走在了前面,吉利德凱特在2012年從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拿到CAR-T技術后,又花了兩年時間完善了Yescarta的制備工藝,反之國內很多企業(yè)卡在臨床試驗和上市批件上,是因為工藝管控無法過CDE的關。
-04-
有限的患者:企業(yè)商業(yè)化難題和支付困境
CAR-T企業(yè)的研發(fā)現在進入了白熱化競爭階段。
目前處于臨床環(huán)節(jié)的國內CAR-T藥企有科技生物、南京傳奇、馴鹿醫(yī)療、合源生物等30多家,基本集中于CD19和BCMA相關藥物的研發(fā),且大部分藥物的臨床試驗還處于初步階段,I期、I/II期的藥物占絕大多數。
多位入局者,卻面臨著一個現在看來很難做大的市場。
“定價是大問題,CAR-T的市場很難做大?!彼握襁h表示,從目前已經驗證的靶點來看,CAR-T的適應癥集中在白血病、淋巴瘤和多發(fā)性骨髓瘤3個病種,“一共只有一年110億的市場,如果真的要做到500多億,就得擴展到一線二線治療?!?/span>
這種尷尬從CAR-T在海外市場的銷售額可見一斑。
Kymriah和Yescarta 2020年的年銷售額差別不大均在4-5億美元左右,Kymriah的增速比Yescarta更快,Yescarta銷售額過5億之后的放量速度明顯降低,2020年四季度同比增長僅5%,2021年一季度同比增長14%,Kymriah增速比Yescarta快,但銷售額過5億之后是否依然維持50%以上的增速還有待時間驗證。
東吳證券最后總結,可能是價格的因素限制了這兩款產品的放量——在全球最發(fā)達的國家美國尚且如此,更不用說在對CAR-T價格更為敏感的中國。
CAR-T企業(yè)對此心知肚明,他們也在尋求解決方案。
自CAR-T產品獲批上市以來,復星凱特積極推進和納入商保和城市定制險,2021年7月31日,國家醫(yī)保局官網發(fā)布的《2021年國家醫(yī)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初步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》中,有271個藥品通過初審,其中阿基侖賽注射液赫然在列,假如初審通過,則 CAR-T療法即可進入2021年醫(yī)保談判的后續(xù)環(huán)節(jié),未來不排除通過醫(yī)保談判實現降價。
但在另一位業(yè)內人士劉輝(化名)看來,這些都不能解決CAR-T可及性問題。
“短期內不會考慮進醫(yī)保,商保、惠民保和創(chuàng)新支付這些大家都在弄,但說白了都只是一種銷售策略,“劉輝表示,藥企出錢做的這些嘗試是過渡期的模式,是中間階段的探索,”它其實不能解決你的支付能力,也許可及性能做高一點,為的是擴大市場的規(guī)模,但不長久?!?/span>
王立群和劉輝不約而同地認為,藥企所做的這些嘗試不如直接在藥價上打折,直接讓利給患者,“總好過讓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拿走了利潤,藥企和患者最后兩頭不占便宜?!皠⑤x說。
目前上市的兩款CAR-T企業(yè)復星凱特和藥明巨諾,均已經建立了商業(yè)化團隊。王立群曾主張不建立銷售團隊,靠療效打動醫(yī)生,這個設想最終并未實現。目前復星凱特和藥明巨諾同樣都建立了上百人了銷售團隊。
而在準入上面,從目前藥企積極對接三甲醫(yī)院來看,醫(yī)院和醫(yī)生的影響權重依然很高。
復星凱特對外宣布,目前正挑選全國各省市的三甲醫(yī)院參與到CAR-T的治療名單中,目前已布點了50家醫(yī)院,到今年底計劃擴大至70家。
“但其實最重要的不是布局多少家醫(yī)院,而是找到最有影響力的醫(yī)院和醫(yī)生,”宋振遠說,CAR-T沒有進醫(yī)保,最初主要的銷路還是靠醫(yī)生推薦,進口CAR-T最先上市贏得了時間紅利,但到了后期,CAR-T比的就是療效和價格。
對此,劉輝所見略同:“進口CAR-T的窗口期在1年半到兩年左右,國產CAR-T一上市,格局就會大大改變?!?/span>
國內企業(yè),面對不大的、自己已喪失先機的市場,唯有在適應癥差異化上爭奪患者。
從布局適應癥來看,國內研發(fā)看重血液瘤和實體瘤的研究,但出于國外藥物的借鑒以及新靶點諸如CLDN18.2,CLL1的研究待探索,“國內的企業(yè)都有自己的打法,像恒潤達生想做血液病all in,科濟生物在攻克實體瘤”,宋振遠表示,國內在實體瘤領域布局速度相對較慢,加快實體瘤的布局也是各大藥企在未來一段時間的重要策略。
而有冒險精神的企業(yè),開始在適應癥上開始做文章。
一位產品還未獲批的CAR-T生產企業(yè),卻已經在陜西、重慶、長春、鄭州、廣州、上海建設了6個產業(yè)基地。這意味著一旦獲批,企業(yè)馬上就可以實現放量。
這位企業(yè)給出了另一種觀點:“白血病是小病種,一年沒多少病人,對我們來說,20萬的定價,可治療的一年的病人就10萬個患者,也就是200億的市場一年。”
他的著眼點并不只在血液病,他的規(guī)劃里,CAR-T主要用來解決癌癥患者術后問題,控制癌細胞轉移和復發(fā),“細胞藥物能控制實體腫瘤術后的轉移和復發(fā),這是7000萬人的一個市場?!彼M磥鞢AR-T能因為適應癥人群擴大,進入醫(yī)保體系。
雖然目前生產、制備、質檢上的一些技術,還仰仗于國外,但是好的一點是,現在很多資金都砸進CAR-T這個領域,如果這款療法在資本的泡沫下把病毒載體和工藝問題解決了,也在其他適應癥上打開了缺口,那么整個賽道(短期)也會迎來一個市場天花板的打開。或許那個時候,我們就真的可以見到20萬一次甚至價格更低的CAR-T療法。